2014-06-23

好久不見—不只是MRT幾站間的故事


音樂劇《MRT》散場後,步行回家途中想著劇中提及陳奕迅唱的《好久不見》。漣漪筆記:

[ 好久不見 ]

情境:未說出分手卻有八年的時間未相見的情人,偶然相逢在車廂裡終於說出再見,原來缺了道歉。
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人暫忘新傷口,或許就是揭開舊傷口。怎麼辦呢,《好久不見》偶然地成為這種方法。怎麼辦呢,《好久不見》是毒藥還是解藥?
陳年的傷口就像陳年酒一樣醇,味道比較豐富,可以很快讓人跌入回憶的漩渦。舔舐舊傷口好它依然像個傷口,或是看著舊傷口然後想著癒合後說不定是個幸運記號,是種選擇。

[ 交界 ]

情境:失去妻子與孩子的絕望音樂助理和腿殘喪偶單親媽媽廣播主持人在時光交錯的車廂上相遇,竟然是彼此堅持下去的信仰。
有人喜歡你寫的那首不被肯定的歌,有人靠著那首不被你的世界接納的歌走到明天。當你以為世界看你為弱者,總有一種信仰會支撐你活下去,例如某人需要你;總有一種力量會支撐你的信仰,例如你不放棄你所熱愛。
或許你自己不知道已成為成為一個有人傳說著的故事,成為另一個人的信仰。

[ 末班車 ]

情境:老先生的記憶越來越破碎,還好老太太一直練習被遺忘。因為不離不棄的愛情,他們永遠活在青春時散步在野薑花芬芳的回憶中。
有時候擅長記住的人比擅長忘記的人幸運,對於生活付出的代價比較少。很快地想起書本教誨,很快地想起來時路,很輕易地被社會價值觀接納。我不知道連痛苦都記住幸不幸運。
有時候擅長忘記的人比擅長記住的人幸福,對於生命付出的代價比較少。可以忘記自己的痛苦,可以忘記和愛人的爭吵,還可以忘記自己怎麼老去。我不知道連快樂都忘記幸不幸福。

0 comments:

張貼留言